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医药行业,这五大赛道最被看好

上半年已接近尾声,近期多家券商均发布了下半年或年中的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及看好的领域,经过梳理,有这几个赛道被多家券商同时看好……

多家券商发布中期策略

创新药和中药赛道普遍被看好

据笔者初步检索,近期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平安证券、中银证券、安信证券、西部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等10余家券商机构发布了中期或下半年投资策略。

笔者研读各大券商的策略研报发现,2023年下半年被多家券商同时看好的领域有创新药和中药(中特估),也有部分券商看好器械(医美)、疫苗、血制品等赛道。

创新药:研发进入收获期,国产新药扬帆起航

随着鼓励研发创新环境的改善,中国的创新药研发实力已成为全球第二梯队的排头兵。自201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研发及审批相关鼓励政策不断:

1-(1).jpg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NMPA、国家药审中心、中信证券研究部

国内药企创新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成果丰硕。集采常态化后,国内药企纷纷加速创新转型,持续增加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力度。国产创新药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针对202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共有475项国产创新药在国内提交IND申请,同期进口创新药IND申请为125项;中国及美国核心临床数量接近,分别为322、339项;在国内申请NDA的创新药中,2022年共有24款国产品种和40款进口药物,国产和进口药物的占比差距缩小。

近两年,国产创新药批准上市数量恢复。在2021年我国新上市创新药达到102个,与美国的112个相比几乎持平,2022年受疫情管控影响增长有所放缓,仍有74款创新药物上市。

从消费需求的支付端来看,支付端医保谈判鼓励创新意图明显。2022年医保国谈在规则上新增推出简易续约规则,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谈判效率。

整体上说,对于预期未来医保资金支出增幅在200%以内的品种,可以纳入简易续约,而简易续约分为两种:调整支付范围和不调整支付范围。其中不调整支付范围的医保谈判药品,将实际销售额与医保两年前预估支出相比增加的幅度(计为A),A越大,降幅越高;医保预计支出幅度增加计为B,同样是B越大,降幅越高。

1-(2).jpg

资料来源:医保局、中信建投

创新药在市场的销售占比越来越大,国产PD1/PD-L1单抗进口替代加速。从医药魔方统计的院端销售额来看,国内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26.3%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30.4%。

1-(3).jpg

资料来源:医药魔方、平安证券研究所;为百张床位以上医院销售数据。

此外,在关注领域方面,多家券商提出关注创新药的非肿瘤赛道,如减肥市场、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市场的发展机会。

中药大健康:政策支持振兴,“中特估”国企改革被看好

政策利好不断。近些年来,中医药行业的政策利好不断。立法、规划、中医药振兴方案等陆续发布,从国家层面、多个维度支持中医药发展。

其中有两项政策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一是2023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全方位振兴中医药发展,部署8项重点工程26个建设项目;二是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医保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强的决心,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支持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是首次来自于支付端的支持政策。

1-(4).jpg

资料来源:政府网站、招商证券

“中特估”国企改革被看好。中药国企在品牌、渠道、历史积累等方面具有优势,拥有丰富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和优质产品,发展潜力大,而受限于体制和激励原因,经营效率较低。据此,国资委对于国企改革提出了要求,从2022年的“两增一控三提高”到2023年的“一增一稳四提升”,促进国企改革。

1-(5).jpg

资料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在国企改革背景下,一批中药国企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混改、股权激励、营销改革、聚焦主业等方式提升运营活力,经营效率显著提升。新时代下中药企业内部激励外延扩张。国资中药企业内部设置多维业绩考核机制,考核指标包括ROE、盈利增速、研发投入、盈利质量等多维指标,以内部激励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外部积极进行外延并购扩张,华润三九2022年12月收购昆药集团28%股权,云南白药2022年4月100亿元参与上海医药定增,中药企业外延并购可打通中药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不同细分领域之间协同发展。

中药企业经营效率提升。2021年以来,随着中药注射剂、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等因素影响边际减弱,中药板块业绩重回增长阶段。根据上市公司中中药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74家中药上市企业中,56家销售收入正增长,58家净利保持正增长,其中30家企业的增幅超过30%。

此外,中医药被看好还基于以下几方面因素:(1)中医医疗机构暂不执行DRG付费,已执行地区适当调高中医病种系数和分值,表明医保对中医药整体支持力度超预期;(2)中医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有望上调,利好中医医疗服务赛道;(3)中药饮片依旧保持不超过25%的加成比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渠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还有哪些赛道被看好?

医疗器械(医美)相关赛道。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中银证券、安信证券等同时看好医疗器械领域,在医院诊疗与采购活动恢复的大背景下,看好耗材复苏、集采恐慌释放,医械国产替代及国际化机会。其中,医美行业空间大、增速快、渗透率低,医疗美容或将发展成黄金赛道,近年来医疗美容在中国受欢迎程度提升,中国医疗美容市场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市场,因此与医美相关的医疗器械产品赛道具有较好的机会。

疫苗行业。中信证券、中银证券、中信建投等同时看好疫苗赛道。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多款重磅疫苗国产替代加速,在研产品如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进入收获期,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新冠影响已基本消除,预计流感疫苗接种2023年将实现常态化复苏;中银证券认为疫情带来的高估值已基本消化,继续关注HPV与流感疫苗;中信建投提出关注拥有近期处于上市放量阶段或即将上市的重磅产品的企业,如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万泰生物、康希诺、欧林生物等。

血制品行业。中信证券、中银证券、中信建投等券商还同时看好血制品行业。疫情造成采浆下滑,投浆量受限,刚性需求属性持续显现,产品供不应求。中长期来看,血液制品源自血浆属稀缺资源,刚性需求下行业潜在空间有待开发,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血液制品进口供给收缩,给国产替代和海外出口创造了历史机遇,国内血制品企业稳健增长确定性强。中信证券认为血液制品适应症广泛,具备刚需属性,行业需求明确且难以替代;中银证券认为行业内整合不断,采浆仍是核心;中信建投提出建议关注拥有央国企背景,有望获得更多浆站拓展资源,血制品业务持续增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