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的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三明医改经验是在长期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更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学习三明“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推进,不能百城一面,不能生搬硬套。
“然而,当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仍面临一些堵点和难点。”薛海宁指出,个别地方还没有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和大局高度来认识改革、理解改革、推进改革,也存在不想学、不想干的倾向。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改革、医务人员薪酬改革等重点任务,一些地方存在畏难情绪,改革推进缓慢,没有突破性进展。
01
推广三明经验,
聚焦这4个重点发力
“我们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薛海宁表示,下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要持续巩固强化已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举措,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
一要统筹紧密型医联(共)体建设,强化数字化赋能医改,以基层为重点,强化服务体系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二要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技术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使我们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更加符合公益性的导向,调动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三要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试点省份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为重点,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优化医院的收支结构。
四要加快推动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形成国家集采和省级联动采购格局。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同类别的医疗服务以及不同的病种,确定适宜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同时要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充分考虑疾病的复杂程度,细化完善政策,更好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
02
三明医改有哪些新突破?
三明作为全国医改的先锋,近年来有何新的突破?福建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杨闽红表示,改革是“接力赛”,也是“团体赛”。
近年来,三明在巩固提升原有改革成效的同时,朝着“大健康”方向再出发、再探路,着力构建全民健康保障新体系。
一是压实县域医共体的责任,确保群众健康“有人管”。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共体内人、财、物等一体化管理,为全方位做好县域健康服务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完善健康服务保障机制,做到医共体“愿意管”。通过县域医保基金打包支付、探索按健康绩效取酬的岗位年薪制等,激励县域医共体全面守护百姓健康。
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力求“管得好”。结合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做强市内3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福建省在推广“三明经验”的同时,立足实际探索更多创新措施。
例如:针对住院陪护难的问题,按照财政、医保、患者各负担一点的原则,完善医疗护理员制度,试点地区患者陪护费用明显下降;针对群众看病烦的问题,创新开展家庭病床、互联网+中药配送等便民服务;针对重复做检查的问题,全面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同时,福建省福州市“积分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南平市全民健康网格化管理、莆田市医联体内建设“联合病房”、安溪县线上打造“云总院”与线下组建医共体相结合等,都取得积极成效。
03
西部地区如何
因地制宜学三明?
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匮乏。那么,他们要不要学习三明?又如何“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呢?
对此,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明岩给出了肯定答案。明岩表示,近年来,遵义市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的医改经验,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解决群众的看病难就医难,努力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
一是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市县两级成立了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一把手”统筹推动改革,协调政策目标,落实政府投入责任。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支出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4%,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
二是深化三医协同改革。建立由市县两级卫健、医保、药监等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的“三医联动”改革会商机制,定期收集、整理、会商解决改革当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项目调整等等,让医疗服务价格既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又不增加群众负担。
三是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引进了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市级医院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和水平。2021年以来,新建重点专科达到了136个,全市三级公立医院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进一步提高。2023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开展中下腹部微创手术、髋关节置换术等技术、项目732项,儿科、妇科诊疗服务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治疗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遵义市山区丘陵占比很大,平坝很少,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保障难度很大。
明岩介绍,为了满足山区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遵义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构建“市优、县强、乡活、村稳”的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区,以市级医院为引领,组建了3个城市医疗集团,带动区级和乡镇(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水平提升。在县域,由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依托服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卫生院建设52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结合人口聚集程度,在较大的村规划建设100个乡镇卫生院分院,让群众不出村、少跑路,就可就近享受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目前已经建成了65个。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遵义市实施“三大举措”强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壮大人才队伍。新进村医招聘纳入县级公开招聘计划,实行“县招乡管村用”,全市已招聘113名村医,按照乡镇卫生院编制人员管理,稳定村医队伍。
二是强化待遇保障。从2021年起,全市村医定额补助标准每月提高200元,为符合参保条件的在岗村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已有789名到龄退出岗位村医享受社保养老,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依托粤黔东西部医疗协作项目,遵义市和负责帮扶遵义的珠海市一道,从2022年起组织全市村医分批次的轮训,目前已经达到了5000余人次,基层服务能力和同质化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04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盐城实践”
盐城是革命老区,户籍人口有近800万,老龄化程度在逐步提升。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明康介绍,近年来,盐城市从三方面入手,学习三明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把保障好人民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人民放心的医疗。
一是让老百姓“看好病”。盐城市聚焦肿瘤、心血管等转外地就医较多的病种,加强与外地高水平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方面“引进来”,通过建名医工作室、远程协作网等,把优质资源引进来,建成名医工作室360个,让老百姓在本地就能看名医;另一方面“走出去”,选派优秀骨干赴顶尖医院跟班学习,学本领提能力,去年派出116名医务人员外出学习。
二是让老百姓“负担轻”。一方面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另一方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与2022年相比,2023年住院次均费用下降了10.1%,患者满意度上升了1.6 %。
三是让事业发展“有保障”。2019年以来,盐城市投入近200亿元,全面改善了市、县、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条件。此外,在不增加群众负担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市管医疗服务项目价格354项,2023年全市公立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较2022年分别增长1.6和1.2个百分点。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得到了更好体现,医院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群众得到了更放心、更有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
05
落实分级诊疗的“宜昌探索”
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伟营表示,为落实“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宜昌市不断推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一是做强市级。整合三级医院优势学科资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打造技术攻关团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明显,2023年全市三级医院转外地就医人数较上年下降9%,很多患者不必长途奔波到外地就诊,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二是做优县级。巩固城市三级医院组团帮扶机制,推动县级医院提升服务能力,建成县级三级医院6家。9个县市全部建有紧密型医共体,患者可以通过县域医共体APP、小程序等,享受跨机构预约诊疗、费用结算、结果互认、双向转诊等便捷服务。2023年全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93.1%这一比例。
三是做实基层。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定向晋升”的模式,培养大专学历村医1216名,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在每个社区居委会建设1个社区医务室,配备一医一护一公卫和基本药物,解决群众头疼脑热的小病。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248个,把健康送上门、送到家。2023年,基层门诊量占比达64.3%,比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健康守门人作用进一步发挥。
信息来源:县域卫生
- 上一篇:国谈药品落地加速,20省召开药事会
- 下一篇:首个耗材「全国联采」文件发布